新闻

返回上一页
教育传媒到校
2020年10月

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中华基督教会谭李丽芬纪念中学 - 2020年10月

精心设计 1.5公里体验式学习圈 以STEM连结社区 传递爱与关怀


中华基督教会谭李丽芬纪念中学邓智光校长一直称赞老师的创意,全因校内老师设计出「1.5公里体验式学习圈」,当中包括空气、河水、长者等等不同元素,以校内最强劲的STEM先行,将校内知识与社区连结起来,让学生从小培养关怀社区的习惯。回馈社会从来不只是口号,而是事事亲力亲为,以及慢慢建立区内人与人之间的情谊。

陈易希的启发

中华基督教会谭李丽芬纪念中学(下称「谭李丽芬」)邓智光校长在校已超过二十年,由于邓校长本身对科技十分有热诚,并一手培育起第一代星之子陈易希。他说︰「九十年代还未有STEM概念,我只想引入好玩的科技活动,所以当时我们中一至中七都玩水火箭。」当时由于电脑发展并未成熟,所以学校较侧重工程制作,当时学校的设计与科技甚至有女生修读,后来成为工程师。可见谭李丽芬十分尊重学生的才华与兴趣,并不会因为性别关系而阻止女生攻读工程。

邓校长说︰「我并不相信天才论,我反而相信努力、相信一万小时论。无论任何人,只要在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上,愿意花一万小时去研究,自然会成为专家。」陈易希自己也相信,他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,也启发他的师弟妹努力钻研自己所长。陈易希的出现,让谭李丽芬在教育方向上,更重视发掘有潜质的同学,作出重点培训。

学校方向以发展学生多元潜能为主,活动与课堂却出现矛盾︰因为空间不足的关系,当学生花时间做研发占据了活动室空间,每逢上课学生便要收拾研发中计划的所有物资,费时失事,对于半制成品有损坏风险。因此,校方申请了优质教育基金,开设创新科技研习中心,学生不必再顾虑空间问题,得到长期集中研究的场所。邓校长说︰「只要学生对科研感兴趣,放学后会立即走进创新科技研习中心专心研究,完全自发,自动自觉。」

让STEM落入社区内

谭李丽芬在STEM教育方面走在前瞻,于2013-2017夺得「优秀科技学校」,而2018年至今则夺得「优秀STEM学校」。事实上谭李丽芬在STEM教育方面最独特之处,就是绝非「为STEM而STEM」,老师和学生会在科技之上探究人的价值,并让STEM融入社区之中,回馈社会,由此促成了「社区友善学校」的诞生。邓校长说︰「因为我校STEM能力高,希望尝试将STEM带进社区,是以举办『智能长者』青少年科技大使计划,让学生教授长者使用智能电话,尽量将学生的长处回馈社会。」另一方面亦会安排长者探访学校,教导学生一些手工艺、食品制作以及书法等传统文化。

由于学生经常到访长者中心做义工服务,故特别留意到长者的生活所需,继而激发出发明的点子。例如帮助扭毛巾的发明,正好是学生于探访时留意到部分长者手部关节疼痛、不灵活,因而得到灵感去研发这种产品。学生透过真实情景启发,继而引伸出新想法、新意念,甚至创造发明。邓校长说︰「近年我们越来越著重体验式学习,透过体验才能明白他人的真实需要,结合知识,解决问题,继而改善大众生活。」

谭李丽芬具有三大强项︰学术、STEM和体育。继STEM之后,谭李丽芬尝试以运动跟社区连结,筹措推行「长幼适简」计划,让学生和长者可以透过网络平台,多做简单运动,保持身体健康。

结合生活的课堂

谭李丽芬近年将不少课堂结合生活,这是邓校长非常欣慰的一个发展方向。邓校长说︰「学习知识若只是纸上谈兵的话,很容易流于水过鸭背。我由衷地赞赏我们的教师团队,共同设计出『1.5公里体验式学习圈』,将学校定位为社区一分子,发掘更多社区资源,让我们学生的课堂更贴近生活,做到真正的活学活用。」

屯门河的气味影响著学校师生及同工的生活质素,九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,整个校园都飘散著由屯门河发出的臭味,幸好近十多年情况已大有改善。老师利用学校的地理环境设计专题研习,名为「喝一口屯门河水」,听起来都像一个震撼弹,引起大家满脑子问号︰真的能喝?有学生会喝吗?整个专题研习包括抽取上、中、下游的河水作检验,再制作滤水器,将河水过滤干净,然后思考这些已过滤的河水是否可以饮用。邓校长笑指,实验反映水质原来不能单靠过滤就可以饮用,可饮用的食水需符合不少条件,而这能在科学堂学习得到。知识不应与生活割裂,学生以体验式学习,记忆特别深刻。这些课堂曾经做过公开观课,反应相当好,并有他校的学生表示十分希望能以这种方法学习。

两位第二代星之子

谭李丽芬教育方针追求不断进步,不会因一次成功便停下脚步。学校培育出第一代「星之子」陈易希外,最近又有第二代「星之子」李键邦和黄深铭。邓校长坦言,学校致力培养及鼓励学生刚燃起的「学习之火」,协助他们让这星星之火越烧越旺盛。他说︰「陈易希当时的物理成绩需要补强,我们特别为他提供物理课补习,有老师特别跟进他的进度。最近的两位星之子,英文能力要改进,若遇上英语访问,老师会跟他们提前写好英文稿,预先练习受访说话技巧。后来他们也慢慢习惯公开发言,能自信地运用英语。」

学校提供的协助不止于校内基本学习方面,例如李黄两位新任星之子发现不少港人都不愿意接触门柄,害怕细菌,他们便希望研发解决方案,帮助普罗大众。邓校长亦为他们四出寻找助力︰「在我们能力范围内能教导学生的一定会倾囊相授,但涉及消灭细菌的专业知识与技术,则必须向外寻求支援。最后寻得中大有相关科目可以帮助他们的研究,中大亦相当大方,特别让他们到中大上课。」此外,学校为了支持两位学生研究,更拆下校内厕所的门,装上他们的发明做实验;又腾出空置的宿舍作研发基地,让两位学生收集门柄细菌后,在宿舍内装进容器,再带回中大培植细菌以取得数据支持,用以参加不同的比赛。最后,李键邦和黄深铭发明的「自洁门柄」,获得两项殊荣︰「英特尔国际科技科学与工程大奖赛」二等奖,名字更被国际天文学联盟用作小行星命名,以及「日内瓦国际发明展」金奖,成为本港首位参与「日内瓦国际发明展」并夺金的中学生。

邓校长不停强调,社会上、大学里,有很多有心人愿意协助学生投入研发。事实上,没有学校倾尽全力辅助与启发,又岂能出产两代三颗灿烂独特的星之子呢!

教育传媒

鄧智光校長 邓智光校长
將校內知識與社區連結起來,讓學生從小培養關懷社區的習慣。 将校内知识与社区连结起来,让学生从小培养关怀社区的...
將校內知識與社區連結起來,讓學生從小培養關懷社區的習慣。 将校内知识与社区连结起来,让学生从小培养关怀社区的...
譚李麗芬近年將不少課堂結合生活,這是鄧校長非常欣慰的一個發展方向。 谭李丽芬近年将不少课堂结合生活,这是邓校长非常欣慰...
譚李麗芬近年將不少課堂結合生活,這是鄧校長非常欣慰的一個發展方向。 谭李丽芬近年将不少课堂结合生活,这是邓校长非常欣慰...
學生透過義工服務觀察他人所需,激發創作靈感。 学生透过义工服务观察他人所需,激发创作灵感。
「自潔門柄」能夠研發成功,除了同學深具人本創意及對科研抱持堅毅精神,學校多方面配合支援亦功不可沒。 「自洁门柄」能够研发成功,除了同学深具人本创意及对...
「自潔門柄」能夠研發成功,除了同學深具人本創意及對科研抱持堅毅精神,學校多方面配合支援亦功不可沒。 「自洁门柄」能够研发成功,除了同学深具人本创意及对...
學校會傾盡全力輔助對科研有興趣的學生,發掘並培育出「星之子」之餘,亦鼓勵同學以知識連結社區,回饋社會。 学校会倾尽全力辅助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,发掘并培育出...
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外觀 中华基督教会谭李丽芬纪念中学外观
返回上一页